近日,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百色市精神文明辦發(fā)出文明過春節(jié)倡議書:讓壓歲錢回歸祝福本位,弘揚文明風尚,文明過春節(jié)。倡議書指出,少發(fā)壓歲錢;發(fā)不超過20元的小額壓歲錢。本著對晚輩的美好祝福,在直系親屬之間倡議發(fā)不超過20元的小額壓歲錢,讓壓歲錢回歸祝福的本真。(1月13日《中國婦女報》)
長輩給年輕晚輩壓歲錢,是一種傳統(tǒng)的過年習俗,寄托著老人的祝福和勉勵。然而,近年來,個別地方的壓歲錢開始變味,尤其給農村收入較低、家族較大的人群和老年人造成了很大的壓力,過年往往成了他們的“年劫”。廣西百色市在文明過春節(jié)倡議書中建議少發(fā)壓歲錢、壓歲錢不超20元,讓壓歲錢回歸祝福本位,為民眾過年減負,值得點贊和踐行。
蛇年春節(jié)臨近,壓歲錢又成為熱門話題。隨著經濟社會發(fā)展,近年來給孩子的壓歲錢,因為互相攀比心理,由之前10元、20元,漲到了最低200元,甚至500元、600元。對于經濟條件好的年輕人來說,每年支出幾千甚至上萬元的壓歲錢,可能無所謂,但對于只靠幾畝地收入的50歲以上的農村老年人來說,過年給孩子壓歲錢,就會增加很大的經濟壓力和煩惱。許多老年人打腫臉充胖子,增加了很大的負擔。
其實,過年給壓歲錢表達祝福,不應該在數(shù)額上相互攀比。比如,在經濟發(fā)達的廣東省,大多數(shù)地區(qū)給孩子壓歲錢就是圖個吉利,并不在乎金額。廣東人過年“派利是”,五元十元、一元兩元,多少隨意,心意到即可。這種不在乎金額多少的壓歲錢風俗,對絕大部分老年人來說毫無壓力。因此,面對高企的壓歲錢,各地地方政府部門應當主動作為,積極倡導文明、節(jié)儉、健康的過年習俗,堅決反對攀比和浪費,引導老年人合理給壓歲錢,切實為過年減負。
此次,百色市精神文明辦倡議少發(fā)壓歲錢、發(fā)不超過20元的小額壓歲錢,正是引導當?shù)厝罕姌淞㈥P于壓歲錢的正確觀念,讓壓歲錢回歸祝福本位。同時,倡議黨員領導干部率先垂范、廣泛動員,帶頭落實倡議活動,以優(yōu)良的黨風帶動社風民風向上向善。這樣的倡議,盡管不具有任何強制性和約束力,但通過黨員領導干部的帶頭落實,能夠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節(jié)日氛圍,讓那些發(fā)小額壓歲錢的低收入人群或老年人,不再受到歧視,從而避免壓歲錢成為人情往來的負擔。
此外,老年人特別是收入微薄的農村老人,一方面不能相互攀比“面子錢”,讓壓歲錢成為自己的“年劫”;另一方面應當積極響應倡議,給孩子壓歲錢不超過20元。這樣,踐行倡議促進移風易俗,切實減輕過年的經濟負擔。(丁家發(fā))
- 2024-12-31人民網評:守正創(chuàng)新,把握發(fā)展主動
- 2024-12-31【地評線】飛天網評:推動中國經濟走向發(fā)展新未來
- 2024-12-31【地評線】飛天網評:轉型升級,激蕩服務消費活力
- 2024-12-31滬蘇湖高鐵開通:長三角一體化發(fā)展的新引擎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