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說古道今】
春秋秦穆公時,有一個著名的相馬師叫孫陽。因?yàn)樯裨拏髡f中,掌管天馬的神仙叫伯樂,人們?yōu)榱吮硎緦O陽的敬佩,就稱他為伯樂。屈原《九章•懷沙》以及《莊子•馬蹄》《列子•說符》都曾經(jīng)提到過伯樂?!稇?zhàn)國策•楚策四》里,春申君的舍人汗明,向春申君講了一個關(guān)于千里馬的故事:“夫驥之齒至矣,服鹽車而上太行。蹄申膝折,尾湛胕潰,漉汁灑地,白汗交流,中阪遷延,負(fù)轅不能上。伯樂遭之。下車攀而哭之,解纻衣以冪之。驥于是俛而噴,仰而鳴,聲達(dá)于天,若出金石聲者,何也?彼見伯樂之知己也。”
這個故事是說:一匹千里馬已經(jīng)老了,有一次駕著鹽車上太行山。它四蹄伸展,膝蓋彎曲,尾巴下垂,腳掌潰爛,口水灑了一地,汗水流個不停,走到半道就踉踉蹌蹌,駕著車轅不能再上去了。這一幕,恰好被路過的伯樂看到了。他跳下車,拉著馬韁繩不??奁€脫下自己的苧麻衣服蓋在它身上。千里馬于是低頭而噴氣,仰頭而長鳴,叫聲就像金石樂器發(fā)出的聲音一樣清脆響亮,直沖云霄。為什么會這樣呢?因?yàn)樗啦畼氛娴牧私庾约喊 ?/p>
汗明是一個有心機(jī)的人,他實(shí)際上是把自己比千里馬,希望得到春申君的重用。這同時,也順便把春申君比成了伯樂。而且,春申君也特別愛惜人才,禮賢下士,與齊國孟嘗君、趙國平原君、魏國信陵君并稱“戰(zhàn)國四公子”。后人即以“伯樂識馬”為典,比喻善于發(fā)現(xiàn)人才,識別人才。宋人石介詩《感興》:“伯樂能識馬,每來加勸說。”
沒有獨(dú)到的眼光,誰能看出來一匹精疲力竭的老馬竟然是千里馬;不是真的愛惜千里馬,誰會為一匹落魄的千里馬而流淚呢?只有真正的相馬師,才有這樣的眼光,也才有這樣的情緒。很少有人敢直言不諱地說自己是人才,也很少有人敢大言不慚地說自己應(yīng)該得到重用。真正的人才,其實(shí)都保持著應(yīng)有的矜持。在這樣一種文化背景下,發(fā)掘人才、鑒別人才就顯得特別重要。但愿“千里馬常有,伯樂不常有”成為過去式。
(尚之)
【草木清芬】


名稱:小竊衣
分布:蘭州、隴南、天水、甘南、定西、臨夏、白銀、隴東
簡介:小竊衣,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?;ㄆ?-10月,果期4-10月。果和根藥用,果含精油,能驅(qū)蛔蟲,外用可消炎。
?。ㄖ参镔Y料由西北師范大學(xué)白增福、陳學(xué)林提供)
- 2025-10-21一錢太守 | 不擾民,也是為民著想
- 2025-10-21霸陵呵夜 | 制度面前,人人平等
- 2025-10-13杯弓蛇影 | 真相是驅(qū)除心魔的一把鑰匙
- 2025-09-30閉門思過 | 百姓犯了錯,有多少干部反省過
西北角
中國甘肅網(wǎng)微信
微博甘肅
學(xué)習(xí)強(qiáng)國
今日頭條號










